发掘和谐医患关系的评价资源
◇梁海英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当然也包括和谐的医患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一般是指在就医过程中医生和患者形成的融洽、平等、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这种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医患交际中建立的和谐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建构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的功能之一,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通过人际功能得以体现。系统功能语言学注重从社会的角度看待语言,认为讲话者运用语言实现三大功能,包括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其中人际功能是指讲话者运用语言表达立场、态度、身份,并建立和维持一定的社会关系,其主要体现方式之一是评价理论。评价理论是以马丁为主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研究的扩展。评价理论关注的是讲话者用来表达特定的评价立场,和与实际的或潜在的应答者协商这些立场的语言资源。评价理论按照语义将评价资源分为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具体的类别。在医患交际中,作为医患交际主体的医生可利用相应的评价资源在与患者交际时建构更具协商性、更为平等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