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与重构马克思道德难题
◇杨茂玉
马克思在批判意识形态道德虚幻性的同时,又阐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的义愤和对未来社会道德的期盼,这一道德难题成为马克思伦理学原初语境。破解与重构这一难题,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伦理学思想的理解。
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中,存在着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不是一个道德哲学家,在其一生的著作中,他从来没有提供某种规范道德理论。马克思不仅没有规范道德理论,还常常在其著作中批判道德的虚幻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所以,在马克思看来,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生产所决定的,其自身不具备独立性。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进一步强调:“共产主义要废除永恒真理,它要废除宗教、道德,而不是加以革新。”这里,马克思更加明确地表明,共产主义绝非要构建一种理想的道德形态,而是要从根本上废除道德。然而,与这种对道德的拒斥相对,我们又不得不承认,马克思的著作中充满了或隐或显的道德判断。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的批判,到《共产党宣言》中对共产主义的憧憬,再到《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阶级非人处境的描绘,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马克思的道德关怀。“异化”“剥削”“奴役”等字眼,无不表明无论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还是在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中,马克思都表达了一定的道德诉求。马克思对道德的这种“矛盾”态度构成了研究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原初文本语境。正是由于马克思文本中对道德的这一“矛盾”态度,马克思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颇受争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