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助力全球治理
◇段寻 杨体荣
全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因全球变局和疫情影响而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语言服务在国家区域协调与全球治理中起着桥梁作用。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构建内外协调互动的发展战略,与构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谋而合。具体来说,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语言服务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相结合,能发挥区域的集群优势,将语言服务资源与需求同区域发展紧密结合。做好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建设,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一个关键目标,也是全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目标。
分区域推进语言服务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的语言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具有三种语言制度和多语生态。首先,大湾区传统的语言种类丰富多样。广东省主要以粤语、闽南语以及客家话三大方言为主,还零星地分散着一些小型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如西南官话和瑶族语等。其次,外来语言较多,语言生态的多样性较强。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外来语言,直接提升了该区域的语言生态多样性。最后,区域内语言差异明显但又相互融合,尤其是我国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因历史原因,语言发展表现出的差异性较大,促使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生态。鉴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构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有必要分区域推进语言服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