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A05
本版标题
  • 用“两路”精神凝聚前行力量

  • 弘扬和传承北大荒精神

  • 深刻领悟兵团精神的时代价值

  • 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

  • 中国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研究(六)

· ·

用“两路”精神凝聚前行力量

◇于佳  张屿白

“两路”精神,是20世纪50年代11万筑路军民不畏险阻、奋勇拼搏,在全力修筑“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其基本内涵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两路”的建成留给人们的不仅是两条现代化的通车公路,而且是一条可贵的精神之路。新时代,我们传承和弘扬“两路”精神,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凝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前行力量。不怕苦、不怕死,是对筑路军民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气概和艰苦奋斗精神的集中写照。川藏公路沿线地区频发地震、泥石流、雪崩等灾害;青藏高原冰川险峻、沼泽遍布,号称“世界屋脊”,也被视为“人类生命的禁区”。1950年6月,在党中央的关怀和支持下,浩浩荡荡的筑路大军开始修建举世闻名的川藏、青藏公路。在这场与危险环境、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广大筑路军民每时每刻都与“苦”相伴,甚至有失去生命的可能。作为总指挥的慕生忠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在一次测试桥梁是否稳固安全的过程中,他明知桥梁下是深达30米的沟涧,仍选择亲自上阵进行试验。这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举动,鼓舞着全体筑路人员。工人们为探明河底地形,在冷水中不间断地探测几个小时;面对过水路面被冲毁,他们毅然跳水修路,奋战十余小时。在自然环境与工作环境恶劣的双重挑战下,筑路军民不畏万难、克服重重困难,修通了两条“奇迹之路”。不怕苦、不怕死的伟大精神彰显的,是对使命责任的担当,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是对敬业奉献的执着。今天,同修筑“两路”时一样,我们仍面临着许多艰难险阻,经受着吃苦甚至牺牲的考验。只有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将不畏险阻、勇于担当作为崇高的价值追求,我们才能战胜一切难关,迎接人民生活的美好明天,取得伟大事业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