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田野思政”架起专业实践和思政教育的桥梁
◇李超 田辉
专业实践是学生将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践既是锻炼和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过程,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修环节与“立德树人”的重要方式。我们要在专业实践中挖掘思政教育元素,打破长期以来两者之间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提出“田野思政”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创新举措,牢牢把握思想育人的基本方针,将爱党爱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于专业实践之中,努力在“田野思政”中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者、传承者和践行者。
推动民族理论政策的宣传普及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走出了一条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为基本内容的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特色正确道路。新时代,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宣传普及,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增强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
![关闭](/epapertemplates/image/clos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