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A08
本版标题
  • “元宇宙”热潮中的人文担当

  • 构建面向新文科的新科技哲学

  • 加强对人工智能算法的规制

  • 数据驱动智库研究范式变革新趋势

  • 5、一句话点评

· ·

构建面向新文科的新科技哲学

◇雷环捷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分支学科,当代科技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新文科建设浪潮深刻影响着哲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门类的未来发展,也为构建新时代的新科技哲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从全球范围来看,相对于新文科而言的“旧文科”也只有数百年的历史,其形成的主要背景之一就是近代科技革命。随之塑造出讲求科学、专业、实用的教育风格,与更为古典的人文教育理念(无论是古希腊还是古代中国)迥异。此种差异性导致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立,亦即英国科学家和小说家查尔斯·斯诺所言“两种文化”在文科教育领域的体现。

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在社会与人的层面带来的新科技人文挑战亟待应对,这也是各界对于新文科建设背景与使命的共识。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和前沿科技日新月异,促使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加速到来。此时,如果仍然言必称海德格尔的“座架”、芒福德的“巨机器”,那么无疑有些过时。老调重弹难以解释新现象,西方哲学思想与中国问题情境之间亦存在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