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A08
本版标题
  • “元宇宙”热潮中的人文担当

  • 构建面向新文科的新科技哲学

  • 加强对人工智能算法的规制

  • 数据驱动智库研究范式变革新趋势

  • 5、一句话点评

· ·

加强对人工智能算法的规制

◇李学楠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伴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飞速发展,智能算法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算法技术不仅为政府、企业和公众带来了良好的生活体验,而且大大提升了经济生产效率和效益。然而,智能算法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治理问题,需对此作出积极应对之策。

当前,人工智能算法面临四大风险。第一,资本与技术垄断带来的数据安全风险。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数据是信息与算法的基础。少数资本和科技头部企业不仅掌握着亿量用户的基础数据,而且通过运用算法技术对用户行为进行长期跟踪和深度分析。一旦数据泄露,可能侵犯公民隐私安全。此外,大型跨国公司的数据跨境流动,可能带来海量数据和重要数据出境后的安全风险,甚至可能威胁国家安全。第二,算法的专业性和隐蔽性极易导致算法的滥用风险。算法作为时下风行的一种技术手段,大多涉及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对算法的监管力度不足将导致一些企业为了实现商业利润最大化而滥用算法技术。例如,各种商业平台的大数据“杀熟”技术,就是利用大数据计算客户的行为偏好,从而针对同一产品制定出差别化的价格。第三,因监管制度缺失而引发的未知风险。目前,我国与算法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和《民法总则》等。这些主要是对互联网外部法律秩序的规范,而对作为网络内部规则的算法不够明确,对算法治理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划分尚不明晰。加上算法技术的专业性、复杂性、隐蔽性和高科技性等特征,往往导致算法监管和问责的难度极大,从而容易引发算法操纵、算法偏见等未知的风险。第四,算法在舆论领域的广泛应用可能影响受众认知。智能算法在网络的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精准推送上。“精准推送”的信息往往更加关注个体用户的偏好,而非信息本身的公共价值,单一精准的推送极易导致人们形成单向度思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