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A05
本版标题
  • 晚清慈善组织积极参与疫灾防治

  • 西戎遗存揭示早期戎人葬俗变迁

  • 从东南亚香料看明代海洋政策的变动

· ·

西戎遗存揭示早期戎人葬俗变迁

◇毛筱璐

历史典籍所载西戎族群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所谓“西戎”,一般是对先秦时期西北地区周、秦文化分布区域周边少数民族的泛称。他们常居偏远之地,惯迁徙、养牛马。《韩非子·十过》载“内史廖曰‘臣闻戎王之居,僻陋而道远,未闻中国之声’……终岁不迁,牛马半死”。早期戎人的葬俗,可从考古发掘的墓葬得到反映。

西戎支系繁多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西戎族群之间冲突不断。早在西周穆王时期就曾“西征犬戎”,春秋初期则出现“戎逼诸夏”,秦襄公时期“伐戎而至歧”。至秦穆公,又开始征服关中以西的戎族:一次是五投大夫百里奚相秦时“八戎来服”,另一次是“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穆公以后,秦人伐绵诸、灭翟、战义渠、征大荔、并乌氏。直到战国初期,“中国无戎寇,唯余义渠一种”。而后,“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至此,秦与西戎持续几百年的战争,最终以西戎被剪灭并纳入秦国疆土而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