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校智库人才队伍建设路径
◇库德华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智库以强大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在服务国家和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抓好高校智库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建设,提升高校智库人才管理服务水平,是加强中国特色高校智库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高校履行科学研究、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职能的迫切需要。
2021年7月,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智库报告(2020—2021):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显示,我国高校智库发展趋势向好,综合影响力不断提升,逐步建立起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人才队伍。然而,与国外高校顶尖智库相比,我国高校智库人才队伍建设依旧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为人才引进的来源困境、人才使用的能力困境、人才培养的动力困境以及人才发展的评价困境等。因此,我们应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突破瓶颈,破解发展难题,推动高校智库的高质量发展。
打造创新型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人才引进和流动是高校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一是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机制,既要坚持全职引进具有专业功底、宽广知识面、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以建立相对稳定的智库人才梯队,又要充分借鉴国外高校顶级智库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突破现有单一的人才引进方式,建立中国特色“旋转门”机制,通过短期合作、游学互访、互换交流等方式,引进政商学界精英,以兼职的形式汇聚一批国内外顶尖智库专家。二是要以灵活设计为方法,加快构建交叉融合的人才流动机制。合理的人才流动可以为高校智库注入新鲜血液。一方面,可以加大高校智库与政商学界部门交流融合,通过互派挂职或兼职的方式,实现人才和成果的双向流动。另一方面,可以加大高校智库与校内各专业学院的互动合作,实施成果共享,吸引专业学院的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智库建设,真正发挥高校智库强大的学科和人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