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A04

国外智库发展经验的启示

◇王志  韦舒婷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谋划智库建设,意味着我国智库迎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对国外智库运作经验的借鉴和吸收,将助力我国智库更好地利用这一发展机遇。

现代智库发展历程。现代智库起源于美国、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16年成立的政治研究所(布鲁金斯学会前身)是美国最早的智库;1884年的英国费边社是英国成立最早的智库;德国成立最早的智库是1908年建立的汉堡经济研究所;俄罗斯则在1724年就成立了俄罗斯科学院。二战之后,世界各国面临严峻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多国开始重视智库提供的政策咨询功能,着力发展智库,由此开启了智库规模化发展阶段。美国便是其中的典型,成立了许多至今耳熟能详的智库。20世纪70—80年代,智库迎来突破式发展,出现了诸多专业型智库,部分智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逐渐提升。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冷战结束以及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开始显现,智库研究走向深化,深耕不同领域的智库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尽管这一时期西方国家智库在国际影响力上仍然占有绝对优势,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智库开始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