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A05
本版标题
  • 父母“手机教养”引发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新问题

  • 短视频使用影响大学生心理与行为

  • 智能手机成瘾的心理学社会治理路径

· ·

父母“手机教养”引发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新问题

◇俞国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通过手机教养孩子,这就使得父母“手机教养”问题随之出现。父母“手机教养”貌似缩短了亲子之间的沟通距离,实际上限制了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也为孩子逃避与父母的沟通提供了机会。如此会严重影响亲子关系和父母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进而损害家庭心理健康。

由“手机依赖”发展而来

“手机依赖”又称手机成瘾、问题性手机使用等,通常被定义为过度沉迷于以手机为媒介的各种活动,从而导致个体出现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受损的非物质成瘾或行为成瘾现象。手机依赖作为一种成瘾行为,必然会对手机依赖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加重其内化和外化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者认为,具有手机依赖问题的个体通常承受着较大的生活和心理压力,消极被动地应对和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通过过度使用手机来逃避现实问题,从而导致其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下降。可见,父母手机依赖行为体现了其心理健康本身就存在较多问题,而手机依赖作为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剧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其出现焦虑、抑郁、睡眠质量下降、人际关系受损、生活满意度下降等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