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五纪︾︽参不韦︾具有阴阳家思想特征
◇申浪
清华简《五纪》内涵丰富、思想复杂,关于其学术归属,学界异说迭出,未有定谳。陈民镇认为《五纪》思想虽多元,但与阴阳家思想有更多共性《清华简〈五纪〉蕴含阴阳家思想》,《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14日,第10版)。笔者赞同其说。最新公布的清华简《参不韦》作为《五纪》的姊妹篇”,对此提供了更多线索。《参不韦》与《五纪》多有相通之处,综观两篇,“比类附数”“由天及人”以及顺”的观念是其思想内容的重要方面,表现出典型的阴阳家思想特征。
比类附数
《五纪》《参不韦》所见五行体系为所谓的“作为宇宙图示的五行”,即运用“比类”和附数”的方式,以“五”数为核心将一切都纳入此结构,从而赋予五行观念数字化、结构化、教条化与神秘化的色彩吾淳:《中国哲学的起源:前诸子时期观念、概念、思想发生发展与成型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这种比类”“附数”的形式见于《礼记·月令》《吕氏春秋》之“十二纪”、《管子·幼官》《管子·五行》《淮南子·天文训》《淮南子·时则训》以及马王堆帛书刑德》、孔家坡汉简《日书》等文献,亦见于《五纪》和《参不韦》。在阴阳家思想系统中,根据事物的一定属性将其对应相配,阴阳和五行作为“骨架”,而作为“血肉”的世间万物在此大系统中彼此之间产生一种神秘的共鸣,内在地关联着。如《管子·四时》以四方为中介,将木、火、金、水与春(风气)、夏(阳气)、秋(寒气)、冬(阴气)相配。关联比类的思维方式是阴阳家认识世界的根本方式,阴阳思想赖此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