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非遗视角
◇黄尚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资源。当前,非遗保护传承面临困境,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方能结出硕果。
非遗保护传承,文化润边之举。左江流域位于桂西南,是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造就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这些文化经过挖掘、申报,有的已经成为各级别的非遗项目,但有的尚未被充分挖掘。边疆民族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决定了非遗保护传承责任重大,使命艰巨:事关我国边疆民族文化安全、边疆民族地区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因此,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做好边疆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传承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这是做好此项工作的思想基础。
非遗保护传承,共商共治之事。非遗保护传承需要各方面共商共治,建设非遗工作智库是共商共治、非遗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智库具有聚合、纽带、参谋的功能,就非遗工作智库而言,应由专家学者、政府工作人员、非遗传承人、媒体人组成。四者犹如非遗保护传承平面上的四个点,各有所长,把他们组织起来就是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也是智慧、政策、传媒、数字赋能非遗保护传承的举措,有利于凝聚共识、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