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A08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意义内涵

◇万平

“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不仅为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更揭示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之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科学阐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意义内涵,是深刻理解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重要内容,对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价值。近年来,学界围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什么、为什么等内涵的阐释尚在争鸣之中,相对侧重于精神与物质相互支持的功能性维度进行解读,而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一个独立概念的生成性维度阐释不足。基于内涵生成性维度考量,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内心富足的人生理想、个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理想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国家梦想的有机统一。

其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内心富足的人生理想。人生理想既是一种生活目标,也是一种身心协调的动力机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进入了相对丰裕阶段,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精神生活必然走向共同富裕,相反,一部分群体可能由于过度迷恋物质生活而堕入精神贫困陷阱。因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将外部得来的满足转化为内在满足的动力机制支撑。正是在这一层面,内心富足的人生理想具有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蕴。人生理想的形成需要精心培育:一方面,可以充分开掘、阐释、宣传古今中西内心富足人生理想的科学成分,如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康德的绝对理性等。另一方面,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贡献、向上、向善为价值评价尺度的人生观,同时充分利用法律、科技、舆论等各种治理手段,严厉打击消费至上、物质崇拜价值观。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精神扶贫力度,如生活在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残障人士、失业群体,以及被“数字鸿沟”割裂的数字社会边缘群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