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品牌”更具世界影响力
神经科学技术可用于判断商标侵权
3版 图片新闻 VCG111427043921
可持续发展意愿有助改变反对立场
《所见与所思的边界》
关注后期习得语言的相互影响
鼓励更多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创新领域
中国“国家品牌”更具世界影响力
《所见与所思的边界》
3版 图片新闻 VCG111427043921
神经科学技术可用于判断商标侵权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据“对话”网近日报道,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工商管理教授张之昊认为,神经科学不但有助于辅助破解基于“理性人”概念的法律案件,还能完善法律思维。例如,观察当事人的大脑活动,可以帮助法官更客观地衡量商标的相似性,从而为解决商标侵权案件开拓新视角。
在英美法体系中,判断商标是否侵权取决于理性人是否认为两个商标之间相似到足以引起混淆。在英美对抗制诉讼模式下,两个对立的当事人各自聘请律师和专家证人来提供证据。取证形式为一方当事人聘请的专家证人对另一方进行直接询问。然而,作者指出,当事人应获得哪些背景信息、如何判定受访者为理性人、问题应该如何措辞或引用哪些测量相似性的标准,都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因此,当事人很容易被引导问题操控,或者受到主观偏见的影响,从而给出不够客观的证据。一些法官也只能无奈地弃用双方证据,自行判断商标的相似程度。
作者表示,成熟的神经科学技术已经能够让法庭观察人的脑神经活动,从而衡量当事人对商标相似性的感知。张之昊等人利用“重复抑制”现象来证实以上假设。重复抑制是指当人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或听到同一件事物后,大脑对重复刺激的每一次反应都会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