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水乡特质 促进融合发展
◇朱剑刚
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不断传承与创新的江南文化是重要支撑。大运河南段处于江南水乡,在这样的时空坐标下充分认识大运河水系与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关联,做好水乡发展历史的文化遗产传承和疑难问题辨析,正视大运河水系的发展变化过程,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值得关注的一个课题。
大运河的“水乡”背景。江南是一个地理上的区域概念,更是一个文化上的地域概念。水乡”是人们对以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江南地区环境和文化的普遍认识,流经这里的大运河也有着水乡环境深深的印记。
大运河在太湖北岸和东岸的走向,运河线路以苏州城为节点的转折,既与太湖和苏州城的位置直接有关,又显现着水乡环境对大运河航道的影响。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腹地,自然水系的展布总体为由西向东,大运河与太湖流域向东泄水的河道水系之间呈现交错相关,形成了大运河与水乡环境之间较为复杂的关系。从运河干线上的苏州古城,古城内纵横交织的河道沟通着的水城街坊,湖荡水网深处散布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文化名村,运河对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的影响,由这些关联的水系渗透到太湖流域的水乡深处,对江南水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