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A11
本版标题
  • 突出水乡特质  促进融合发展

  •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赋能名城建设

  • 让苏作像运河的水一样流向生活

  • 赓续江南文化传统  写好水文化大文章

  • 文脉传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 ·

赓续江南文化传统  写好水文化大文章

◇曹岩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淌着的文化。悠悠千载,滢滢碧波。大运河既让沿岸的城市得到了滋养,也浸润着江南文脉。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这明确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路径、目标以及重点。江南文化,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诗性文化”。新时代,赓续江南文化传统,写好“水文化”大文章,对于苏州“最”精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助益良多。

整理文脉,厘清大运河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内涵、品质和特色,是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标志,是前人智慧的积淀。而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休戚与共的重要纽带,血脉相连、生生不息。清波一脉通古今,大运河流淌至今,沿岸文脉繁荣昌盛。苏州,是具有两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范成大《吴郡志》笔下唐时苏之繁雄,固为浙右第一矣”的繁华所在。而运河,则是这座城市发展、兴盛的重要依托。如果说大运河苏州段的各个遗产点和文化资源是散落的明珠,那么大运河便是穿珠成串的线。要以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引领,以文化遗产点段为珠玑,整理运河文化资源,系统梳理大运河苏州段的历史文化意蕴,通过深入扎实的实地考察走访,挖掘和梳理运河历史中灿若星辰的精彩故事,依托这些鲜活的故事,生动还原大运河苏州段的历史发展进程。其中,既要有史可查、有据可依地丰富大运河苏州段的文化内涵,又要通过多元化的主题性“运河行”活动,为运河两岸人民提供了解运河、感受运河的窗口和渠道。通过文脉整理和故事讲述,让运河文化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