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径协同推进网络内容建设
——访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
◇本报记者 张译心
互联网与人们的文化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当前,亿万网民从互联网中获得并交流信息,互联网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互联网内容建设提出了要求,将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作为未来发展的指引。围绕新形势下互联网内容建设的新方向等话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当前网络空间内容生态的发展特征有哪些?有哪些新发展、新情况?
韦路:当前,网络空间内容生态呈现以下特征。一是碎片化,社交媒体成为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主要平台,海量短平快内容持续涌现,呈现众声喧哗的态势。二是情感化,在后真相时代,情感和观点对人们的影响超过事实,关于重大事件的情感和观点也呈现极化倾向。三是商业化,互联网内容生产的平台化导致商业逻辑大行其道。四是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一方面赋能内容生产和传播,极大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和传播精度,另一方面也对内容生态形成新的挑战,加剧不实信息扩散,更易导致真假难辨,人机难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