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A04
本版标题
  • 孟荀哲学中的“规矩”譬喻

  • 把握文体特征  探求︽周易︾ 本义

  • 荀子对老子思想的认同与改造

  • 孟荀哲学中的“规矩”譬喻

· ·

荀子对老子思想的认同与改造

◇李友广

荀子历来被人们视为先秦儒家中的集大成者,在其思想体系的确立过程中,与诸子思想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与荀子本人身处战国晚期——先秦诸子思想发展的末端有关,荀子有足够的条件对各家思想进行评估、反思与借鉴(《荀子·非十二子》便是集中表现),进而用以应对君臣冲突加剧、天下混乱失序的时代困境。

从《荀子》文本来看,确实与孔孟思想关联度比较高,对此前儒家(主要包括孔子、孟子和郭店简相关内容)所论及的概念、命题及思想多有关注与阐发,同时又对道家、墨家、名家和法家等学派的思想有着不同程度的吸收与改造。为了确保问题讨论的集中性,我们将以荀子对老子思想的认同与改造为研究对象,借此考察儒道关系在战国时期的发展状况及荀子在助推周秦之变的社会转型上所作出的理论贡献。如果我们借助文献比较的方法加以考察,就会发现荀子在天人论、人性论、认识论、礼论、气论等方面都与老子的思想理论有一定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