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从东飘向西/我使之不凋落”
——再访曲阜杏坛
泉州的文化遗产和经济潜力
杨辉与13世纪中国的数学普及
“杏花/从东飘向西/我使之不凋落”
——再访曲阜杏坛
泉州的文化遗产和经济潜力
泉州的文化遗产和经济潜力
◇干春松
想去泉州走一走的念头,最初来自泮庐的郑长来先生,他是将1822年在印尼沉没的“泰兴号”上的12万件德化瓷器整体购回的有担当的企业家。而在此之前,孤陋寡闻的我并不知道有“德化”这个位于泉州的瓷都。
2023年的春节,我和三五好友相约去潮汕,在友人的帮助下,近距离感受了英歌舞的刚劲、潮州人宗族文化的活力和陈椰家祠堂探索新功能的尝试。于是,计划做泉州之行。
众神的“人间办事处”
泉州的繁盛来自几次大规模的中原地区移民。一次是魏晋时期的衣冠南渡,当时北方的士族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南下,漳州、泉州和潮汕地区成为他们的落脚地,这也是泉州一条重要的河流名为“晋江”的原因。另一次则是宋代,亦是因为辽金西夏与宋朝的频繁战事,使许多中原人士南迁到泉州,此地的第二条河名之为“洛江”,即让人想起河南的伊洛之水。这或许也能让人理解那座历经千年,由蔡襄主持修建的洛阳桥之名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