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多方协同育人“大师资”队伍
◇夏付斌
高校在参与培养新时代好青年这一系统工程时,应该以优化育人主体的权责分配为前提,以强化育人主体的纵向联结、横向对接、双向联动为途径,实现各育人主体之间的有效协同,进而构建高校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工作新格局。
纵向联结,实现高校党团学组织之间的有效协同。高校各级党组织是育人工作的“掌舵者”和“谋划者”,而团组织是党组织的得力助手,二者均担负着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职责。学生会、学生社团等作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完善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校培养新时代青年,必须以纵向联结实现党团学组织之间的相辅相成、有效协同。首先,强化各级党组织之间的有效联结。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共同构建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打造科学的管理体系、出台合理的规章制度、塑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引导高校各育人主体树立育人共同体意识,确保各育人主体实现自上而下的高效协同沟通。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党组织应注重把准政治方向、明确育人导向,将协同育人的总体谋划与实践反馈相结合,齐心聚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其次,加强党组织与团组织之间的联结。应坚持党团协同共建,以党建创新引领团建,以团建创新促进党建。高校团组织要确保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发挥好育人作用,各级团干部要始终做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最后,建立党团学组织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学生党支部和团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以及各班集体,要按照学校党组织的要求发挥育人主动性,积极推动党团学组织之间的协调联动,多部门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以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党团学组织尤其要定期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维护学校意识形态安全,使高校学子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合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