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制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算法权力
◇汪旭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向纵深推进。从技术层面看,教育数字化是数据驱动的算法应用,建立在优化的算法和强大的计算速度基础之上,“一切皆算法”成为教育数字化的底层逻辑。在可预见的未来,算法在教育领域成为制定规则与引领思想的重要权力,它将从根本上决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及其可能达致的成就。算法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的作用包括推动个性化学习、优化教育空间、解放教师等。但算法的滥用或误用也有可能导致教育的同质化、人的主体性的消解、教师教学技能的退化等问题。基于此,审慎且辩证地审视算法教育应用的利弊,采取措施规制算法权力,寻求突破算法局限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显得颇为重要而迫切。
首先,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驾驭”算法,构建良好教育算法生态。算法是由设计者编写的,每一个算法架构都代表着判断,都意味着取舍,都承载着价值。如果不给算法植入正确的价值观,它就会被错误的价值观所俘获。在数字教育高歌猛进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和教育机构过度追逐算法驱动的精准教育,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变成效率为先、算法设计的普通代码而背离人的全面发展,这与教育育人的本质是相悖的。通过优化算法设计,将正确的价值观纳入数字教育的决策设计,是防范风险、形成科学决策的内在要求和价值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