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A08
本版标题
  • 为国家对外交往贡献区域国别学力量

  • 长江经济带国家整体发展支撑力不断增强

  • 拓展江苏社会学创新发展空间

  • 【图片新闻】从“密勒氏评论报抗战珍存”中汲取奋进力量

  • 用科学文明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图片新闻】从“密勒氏评论报抗战珍存”中汲取奋进力量

· ·

长江经济带国家整体发展支撑力不断增强

◇本报记者  明海英 

11月2日,第二届长江经济带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长江经济带专委会2024年年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行。与会学者围绕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与绿色发展、长江经济带产业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发展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全方位加强城市群联系

城市场由城市场源、城市场强、城市媒介三部分组成。长江经济带的城市场空间形态,经历了增长极孕育和发展阶段、点轴扩散阶段以及网络化发展阶段。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涂建军的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联系网络由疏松向紧密转变,联系强度逐渐增强,发展格局从双核转向四核,“上海—苏州—无锡—南京”逐渐形成“一字形”布局。他进一步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联系逐渐增强,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呈现点簇状分布,并开始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目前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成渝城市群的“双核”向心力愈加凸显,核心—外围结构逐渐显现,实现了从“单核”向“双核”的空间格局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