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A07
本版标题
  • 从瑶族音乐的文化基因看民族互动交融

  • 沉浸式戏剧创新传统观演关系

  • 革命文物的审美意蕴与时代价值

  • 沉浸式戏剧创新传统观演关系

· ·

从瑶族音乐的文化基因看民族互动交融

◇赵书峰

“文化基因”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人类学界,流行传播于70年代,成为一个学术热点。然而,中国民族音乐学界对于音乐文化基因研究的关注度并不高,尤其在民族传统乐舞文化基因构建与多民族文化交融的互动关系问题上缺乏应有的初步思考。“文化基因”是一种关于族群社会发展构建过程中特有的历史文化记忆,具有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历史关联性(濡化)与创新中的空间拓展性(涵化)两种特点。所谓传承维度中的历史关联性主要是指传统文化基因在纵向传承(濡化)中的自我复制过程,创新进程中的空间拓展性主要是指传统文化在创新过程中与周围文化的互动与交融(模仿与改造)。文化基因的构建不但是传统的纵向的濡化过程,而且是不同文化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导致的涵化现象。

以瑶族为代表的南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系统中的宗教文化基因、艺术文化基因、习俗文化基因等不但保持着族群文化的原生性,而且在与汉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典型的互文性特点。这种音乐文本特性的构成多是瑶族在长期的族群发展历史中对于汉族传统文化的模仿与复制的产物。基于此,本文将以瑶族传统音乐的“文化基因”作为切入点,结合历史文献与田野材料重新审视瑶族与汉族民族文化的互动与交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