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如何行稳致远
◇谢小芹
乡村振兴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国家要强盛,民族要复兴,人民要富裕,乡村必振兴。然而,目前乡村振兴工作中仍然存在迈大步、走急步、群众参与不足、村域特色挖掘不够等现象。乡村振兴如何行稳致远,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具体而言,乡村振兴工作中有四种现象亟待扭转。一是振兴理念更新不及时,存在“唯书唯上”“生搬硬套”现象。二是振兴主体参与不平衡,存在“政热社冷”“协同不足”现象。三是振兴机制构建不完善,存在“统筹不足”“片面推进”现象。四是振兴路径探索不深入,存在“急功近利”“一蹴而就”现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动健全乡村振兴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形成全党全社会合力促振兴的工作格局。
第一,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到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的一体化工作体制机制。首先,在相关部门间构建起分工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多方联动的体系,从横向多元层面最大程度有效整合振兴力量。其次,明晰各层级职责职能,夯实纵向一体化乡村振兴链条,强化振兴效能。最后,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管理本位向人民本位的转型升级,不求速成、稳扎稳打,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