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应重视乡村法治教育
◇陈俊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开始施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开了更大的步伐。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切实推进乡村振兴,应重视乡村法治教育。
乡村法治教育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乡村法治教育是一定的教育主体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乡村振兴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的以普及和传授法治知识为基础,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以提升农民法治素养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法治教育有利于让农民尊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有助于形成健康、规范、良性发展的农村社会秩序,有助于提升和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是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
乡村法治教育是提高农民法治素养的重要方式。乡村振兴必须紧紧依靠农民,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培育和打造高素质的农民队伍和高素质的农村工作队伍,其中很重要的素质就是法治素养。法治素养是法治国家的公民所必备的素养,是公民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法治知识、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行为等方面的修养特征及其品质结构。人们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获得的。因此,乡村法治教育是提高农民的法治素养的重要方式和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