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经坊获得长足发展
◇刘正平
经坊自唐代出现,兴盛于明清时期,衰落于民国时期,是专门从事宗教文献及其相关典籍的写刻、印行和流通的书坊,在其发展过程中又被称作经铺、经房等。从北宋到南宋,经坊发展较快,特别是北宋都城汴京和南宋都城临安,经坊众多,成为当时宗教文献传播的主体。
北宋民间出现了专门从事佛教文献雕印的经坊。杭州晏家于庆历二年(1042)请僧校勘卷轴装《妙法莲华经》,并命工在熙宁年间(1068—1077)印造。杭州钱家也于嘉祐五年(1060)雕印梵文夹装《妙法莲华经》。这两家为北宋时专刻佛经的书坊,也是我们目前知道的杭州地区较早出现的经坊。这两部佛经出土于山东省辛县宋塔,可见杭州经坊刊印佛籍的传播范围颇广。宋神宗熙宁以后,解除擅刻书籍的禁令,书坊和经坊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推动了宗教文献的刊印和流通。
南宋时期,书坊进入了发展的兴盛期。较之北宋,其刻书的数量和分布地点均有了长足进步。部分地区刻书地点的分布密度很高,江浙地区书坊迎来一个发展高潮,经坊数量也出现了增长。南宋时期,杭州一地可考经坊主要有六家,如临安府众安桥南街东开经书铺贾官人宅、杭州大街棚前南钞库相对沈二郎经坊、杭州积善坊王二郎,均刊有《妙法莲华经》,行在棚前南街西经坊王念三郎家刊有《金刚经》,杭州钱塘门里车桥南大街郭宅经铺印行有《寒山诗》一卷。贾官人宅刊《法华经》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王念三郎家刊《金刚经》现藏上海博物馆。据王国维《两浙古刊本考》,贾官人宅还刊有《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一卷。张秀民《中国印刷史》提及的经坊还有临安府修文坊相对王八郎家经铺,疑即其他文献记载的“临安府棚前南经铺王八郎家”。这家经坊刻有《细字法华经》一部,今藏于日本奈良般若寺。上述经坊均有刊印的佛教文献传世,或者记录在案。民间经坊刊印道教经籍,则有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1152)“临安府中瓦南街东开印输经史书籍铺”刊《抱朴子内篇》二十卷,此据东京大相国寺东荣六郎家刻本重刊。位于其他地区的经坊,如西蜀崔氏书肆刊《南华真经》等。我们审视文献典籍中载录的宋代经坊的名称可以发现,这些经坊大多以经坊主的行辈称名,如“沈二郎”“王八郎”“荣六郎”“王念三郎”之类;且经常标注以所在地街区名称,如“行在棚前南街西”“钱塘门里车桥南大街”“临安府中瓦南街东”等,缺乏标准的经坊名称。这也是宋代经坊发展期的一个特征。明清时期经坊名相对固定,如杭州的玛瑙经房、慧空经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