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A11

构建非遗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美育体系

◇姜颖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为高校美育体系建设提供了遵循。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时代特征,构建“四美四育”学校美育体系,创新美育教育实践机制,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高校应坚持美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建立“以美育人的家国责任、以美和人的思想课程、以美心人的人格路径及以美力人的工匠劳动”的综合审美教育体系,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家国美  育立德树人之责任

以非遗文化培养家国情怀。非遗文化传承和教育的本质,是让当代大学生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的精髓,探寻中华文化的精神归属,坚定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感。通过非遗文化的内在挖掘,把当代大学生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相结合,激发他们的爱国之心,是一种独特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教学资源。目前,传统、单一的说教形式显然不符合新时期审美教育教学的特点,难以达到教育目的,也难以满足受教育者的审美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美育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非遗文化的讲解和实践训练,充分发挥非遗文化的魅力,吸引广大学生成为非遗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同时,鼓励师生走出校园、走进农村、走近非遗传承人,与社会实践广泛结合,深入参与研究,了解他们的艺术创作理念,传承并创新非遗文化。高校通过建设数字审美教育资源库,建立非遗文化网络课程,加强对非遗文化艺术资料的收集、整理、保护和宣传,结合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师生开发校园审美教育App等线上资源库,不断推进美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现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