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A08

《满洲源流考》书写的政治策略

◇彭赞超

学术界对《满洲源流考》(以下简称《源流考》)的认识多有参差,或将之归于历史地理类,或曰研究满族历史的著述,或提出“氏族中心论”等。《源流考》修撰于乾隆朝,与同时期修撰的《满洲实录》《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共同寓意着乾隆朝皇权政治的风向标。乾隆朝以“正统”自树,“定鼎燕京,统一寰宇,是得天下堂堂正正,孰有我本朝乎”。大一统背景下,《源流考》成为从地域认同推进国家认同的宣言。

首先,《源流考》客观书写了东北族群部落以地域为中心的发展史。《四库全书》将《源流考》列入史部地理类,《清史稿·艺文志》也将其置于史部地理类,列于都会郡县之首。《四库提要》称:“洪惟我国家朱果发祥,肇基东土,白山黑水,实古肃慎氏之旧封,典籍遗文,班班可考。徒以年祀绵长,道途惰阻,传闻不免失真。又文字互殊,声音屡译,记载亦不能无误,故历代考地理者,多莫得其源流。”研究者对《源流考》归于历史地理类,多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