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A07
本版标题
  • 先秦儒家的教育观

  • 荀子的劝学思想

  • ︽弟子行︾与孔子教育思想

  • 孟子的“学与教”

  • 先秦儒家教育与教化思想

· ·

先秦儒家的教育观

◇房伟

历史上,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理念及其实践对于此后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学界已经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对于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内涵仍缺乏总体性的认识和把握。钱穆曾将“教化”视为中国传统教育的要义,他在《教育与教化》一文中说:“中国古代不言教育,而常言教化。育化二字,有自然与人文之辨,倍当深究。”钱穆还以“孔门四科首德行”为例特别指出:“‘德’本于‘性’,则人而通天,由人文而重归自然。此乃中国文化中教育一项之重大目标所在。”可见,教化”正是全面理解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一个独特视角。

“教化”本是极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特色的概念。“教”与“化”联合成词虽大致在战国时期的典籍中才出现,不过教化”观念却由来已久。在《说文解字》中,“教”被释为“上所施下所效”,而化”则指“教行”。这表明,“教”蕴含着传授给予和效法学习两个向度,是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双向一体、教学相长的过程,并非被动的、单方面的行为;而化”体现的是受教者所受之影响,这种作用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易被察觉,同时也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生生不息。所以,“教化”的本义是指上施下效、不断发生改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