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原则
◇叶秋辰
社区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家园,也是儿童的栖息之地。儿童是社区服务的重要对象,为儿童营造一个安全祥和、平等互助、服务完善的社区环境,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建设儿童友好社区,就是要进一步让社区成为儿童温暖的“家”。一个“儿童友好社区”,既要有硬件设施的完善,也要有软件环境的丰富。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探索,推动我国社区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其基本路径和实施策略,需要注意并遵守一些重要原则。
借鉴国际经验。张会平通过总结国际相关经验,提出我国社区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一要加强政府顶层设计,建立相应评估指标体系和监督机制。可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评估指标。例如,越南将“免费发放铁片的比例”作为评估指标以降低当地女童贫血率的举措。还有建立专业的评估和监督机构,例如白俄罗斯的“儿童中心”、巴西的“城市中心平台”等为儿童提供相应保障的专门机构。二要构建多方联动合作机制,鼓励社区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可借鉴国际上为推动多个主体开展联动合作进行的相关经验,如白俄罗斯设立“CFCI协调委员会”、越南胡志明市为儿童和家庭提供服务设立三个社区工作中心。三要创新儿童参与途径,将儿童的声音纳入城市决策和建设中。例如,白俄罗斯设立“儿童、青年议会”平台与“青年公民核心战略”,越南通过举办论坛等方式探讨保障儿童参与权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