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非遗保护育人的新路径
◇周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这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此,高校应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体系,形成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长效机制,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实践中,开辟非遗保护育人的新路径,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立根铸魂。
勠力构建以非遗为载体的课程育人体系,通过课程育人路径打造文化传承主阵地。中华文明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教育是传承中华文明和科学知识、培养年轻一代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建设非遗文化教育体系,亟须加强学科建设,以一级学科博士点为抓手,发挥优势学科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围绕国家或地方非遗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特色研究,探究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价值、文化心理和情感因素,梳理民族文化整体内涵,积极探索保护与传承的新方法新途径,实现学科建设从“平原”到“高原”、从“高原”到“高峰”跨越式发展。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将非遗的精神之魂、技艺之本融入课程教学,把与非遗保护相关的课程列为文学、民族学、艺术学等专业的必修课,把音乐、工艺、建筑和绘画等领域的文化遗产内容列入高校选修课,与传承人共同研发和建设高校文化特色课程,实现课程资源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邀请传承人、非遗工作者走进课堂和校园,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大学生零距离学习非遗技艺,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实现师资力量从“单薄”到“厚实”的发展。此外,高校要融入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滋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大学生心灵深处,强化文化传承主阵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