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A06
本版标题
  • 民法课程建设趋势分析

  • 构建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 创新民法典时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内容

  • 加快推进网络侵权研究与课程建设

  • 探索民法典时代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路径

  • 民法典时代新型人格权益研究

  • 新时代民法学研究与课程建设

· ·

民法课程建设趋势分析

◇张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事法律制度建设成就的结晶。这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水准的法典,在人类法治文明园地中具有代表性。民法学者应紧紧围绕《民法典》中新增加的内容、与以往相比有重大修改的内容、新司法解释以及新旧制度衔接等展开研究,并将成果应用于民法课程建设。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和相关线上平台的发展,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相结合已成为各学科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方向。故而,在笔者看来,当前的民法课程建设有三方面的主要趋势:交互、共享、提升。

线上线下课程交互融合

在当前的时空背景下,与其他学科一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法学教育界推进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民法是法学教育主干课程,在新一轮民法课程建设中,我们不仅要结合《民法典》颁布实施的法律背景,而且要推进线上线下课程交互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