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A07
本版标题
  • 广州街道空间营造与品质优化
    ——第九届“设计城市”圆桌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 街道是一种社会的融合

  • 提升街道空间品质

  • 营造更加完整的公共空间

  • 打造人车共享的城市街道空间

  • 广州社科联专版 圆桌研讨1

  • 广州街道空间营造与品质优化
    ——第九届“设计城市”圆桌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 广州社科联专版 圆桌研讨3

  • 广州社科联专版 圆桌研讨4

  • 广州社科联专版 圆桌研讨5

  • 广州社科联专版 圆桌研讨2

  • 提升街道空间品质

  • 营造更加完整的公共空间

  • 打造人车共享的城市街道空间

  • 街道是一种社会的融合

  • 广州社科联专版 圆桌研讨4

  • 广州社科联专版 圆桌研讨1

  • 广州社科联专版 圆桌研讨5

  • 广州社科联专版 圆桌研讨3

· ·

广州社科联专版 圆桌研讨3

◇刘晖(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1920年前后,广州城市风貌和交通系统变革,掀起了骑楼建设高潮,推动了开辟新马路、拆城墙等新城运动。直至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随着花园城市理念被引入广州,骑楼的建设随之受到限制。20世纪30年代的《广州市城市设计概要草案》将林荫道及公园地点之规划作为单独章节,凸显了交通功能、城市美观与休闲游憩的一体化。此后,随着模范住宅区的建设,广州出现了不同于骑楼形式且更好的近现代生活性街道。新中国成立后,社区建设中许多设计理念与模范住宅区一脉相承。街道品质生活见证了广州百年来的城市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与交通工具的迭代,但“安全、经济、卫生、美观”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